同行之人比远方更为重要 ——记上海市律师协会赴美培训项目
2018-09-05 12:29:49
为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律师人才队伍,加大涉外律师人才的培养力度,上海市律师协会(下称“上海律协”)面向全市两万多名律师公开报名选拔,通过各律师工作委员会推荐、上海律协资格审核、面试等流程,最终选拔了14位律师,并于2018年7月组织赴美国华盛顿进行为期14天的培训,包括“跨境投资与美国商法”主题培训、美国最高法院、美国国会、美国知名律师事务所等实地拜访考察。上海涉外律师人才云集,有幸入选,备感骄傲!
此次培训项目,上海律协与美国国际法学会(International Law Institute)合作, 授课师资力量强大,不仅有法学教授分享理论知识,更有实务经验丰富的资深律师对实务操作及司法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美国司法体系课程中,Kevin Fandl教授以热点案例为切入点直观地介绍了美国的判例法特征;合同起草课程中,Jason Matechak律师强调合同条款应当清晰与实用,而非华丽又冗长的辞藻堆砌。美国投资法课程中,Ian Laird律师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为美国企业来华投资提供法律服务,但现在业务重心已转向帮助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可见中国经济在不断增强。
课程学习之余,此次培训安排参观美国知名律所Jones Day和Norton Rose Fulbright US LLP,与当地诉讼律师深入交流分享公司法案件的实务经验。
因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审理案件的开庭期从10月第一个星期一至次年6月底,此次培训无缘旁听最高院庭审,稍感遗憾。但通过最高院官方志愿者讲解及历史长廊,了解了最高院的设立及发展路程。
看再多美国律政剧,都不如旁听一次案件庭审。“Open to all, Trusted by all, Justice for all.”华盛顿特区法院门口安检通告上的九个单词,体现了美国的司法自信。
有幸全程旁听了一个Simple Assault(轻微人身攻击)刑事案件,控方派出的是一位年轻检察官,双方开庭陈述后,受害人本人出庭,详细描述整个案发过程,并由检察官直接询问、辩方律师cross-exam(交叉询问)。庭审中,控方申请出警警员、目击者作为证人出庭作证。在完成事实调查后,犯罪嫌疑人并没有选择保持沉默,而是当庭作Testimony(证词),并陈述了与受害人完全不同的事情经过。因轻微人身攻击作为刑事案件,没有陪审团参与,因此在完成全部事实调查以及辩论流程后,独任法官分别从证据采信,判例法考量等角度阐述其观点,并当庭宣判犯罪嫌疑人有罪。之后控辩双方就刑期展开辩论,犯罪嫌疑人代理律师以当事人需治疗精神疾病、照顾年迈父母等理由,并以不上诉作为条件,希望可以将控方建议的180天有期徒刑缩短,并以相同时长的缓刑替代,同时增加社区服务时间。对此,控方和法官表示可以接受。
全程旁听案件,以下几点印象较为深刻:1、与我国司法实践中,较少有证人出庭作证有所不同,美国司法实践中,不仅有出警警员出庭作证,路人也自愿出庭作证并接受控辩双方的交叉询问,体现的是社会正义感;2、简易案件中,法官不仅是当庭宣判案件结果,还详细分析案件事实及裁判理由,不仅提高了审判效率,也体现了法官较高的法律素养;3、刑期调整不是简单的从有期徒刑变更为缓刑,同时增加了社区服务,在惩戒、教育罪犯的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比远方更重要的是同行之人,成为14位律师之一,与上海优秀律师一起参加培训,十分荣幸。同行律师中,有讲着地道英式英语的班长赵俊律师;“2018 ALB China”Arising Star俞佳琪律师;“律二代”孙婕律师;“前法官”陈振生律师;“90后执行合伙人”吴胜男律师,14天时间虽然短暂,但这段经历弥足珍贵,令人难忘。